∣大叔驗光手記∣你以為只是配眼鏡,其實我們是一間販賣人情味的三峽眼鏡行

我是一位驗光師,我的店在三峽,我們的名字叫做《自己的眼鏡》

▋我比較少說過,我的店在三峽 這些年,我寫了不少文章。 有關配鏡現場的故事,有關驗光師日常的觀察,也有一些,其實和眼鏡無關。 有人說,從我的字裡行間看見了不同的眼鏡店; 也有人說,看完某一篇,才知道原來驗光可以這麼細緻。 但我很少、很少說出一件事—— 我的店,其實開在新北三峽。 不是不想講, 只是總覺得,比起說「我的店在哪」, 我更想讓你知道:「我在做什麼」。

▋故事,是有方向感的 當一個人從文字裡,感受到你怎麼看待事情、怎麼對待顧客, 他自然會知道——這是不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。 而這樣的故事,在我的店裡,每天都在發生。

▋那一晚,大雨傾盆。 三峽國際一街,雨打著遮雨棚,滴滴答答個不停。 那時,店裡只有一組客人,一對母女。 女兒帶著媽媽來配眼鏡。 驗光做到一個段落後,我請媽媽戴上試鏡架,先坐著適應一下新度數。 她很安靜,輕輕地眨著眼,像是在慢慢感受這個「新的世界」。 我邊記錄度數邊問她:「媽媽是哪裡人呢?」 她微笑著說:「印尼。」 我回:「哇,那有點遠耶。」 然後順口分享起我年輕時到雅加達出差的經歷。 當時一位當地華人朋友特別提醒我: 「你下飛機就在機場裡待著比較安全,我會去接你。 不要搭大眾運輸,前年才剛排華完,現在還不太穩。」 原本只是閒聊,卻不小心打開了她心裡某段過去。 她輕聲說:「我是印尼華僑,就是那時排華,來台灣的。」 我愣了一下。 女兒也笑著補一句:「所以啊,就是這樣,才會有我。」 那瞬間,外頭的雨還在打著遮雨棚, 但我心裡,卻忽然靜了下來。

▋一副試鏡架,看見的不只是度數 有些人,是從風雨中走來的。 很多人來驗光,是為了讓視線清晰; 但有時候,一副試鏡架,會讓我們看見更深的東西。 她不是來訴苦的,她只是來配眼鏡。 但就在那副試鏡架的角度裡,我們對彼此的理解,多了一點。 不是每段故事都會被說出來, 但如果你願意靜靜地聽,有些人會在某個瞬間,慢慢地說。

▋我們的工作,不只是「出度數」 驗光師的工作,常被誤以為只是「按機器、出度數」。 但我總覺得——那只是基本。 真正的驗光,是一場安靜的對話。 是看見一個人的生活方式、用眼習慣、甚至人生背景。

▋所以,如果你剛好在找一位驗光師,我剛好在三峽 我們的店,叫做《自己的眼鏡》, 是一間結合驗光所與眼鏡行的空間, 位置就在新北市三峽區的國際一街,靠近北大特區。 我們不主打華麗裝潢, 也沒有滿牆的大 LOGO。 但我們很在乎一件事—— 讓每個人都能配到「適合自己」的眼鏡。 驗光流程完整、時間不趕, 每一副鏡片與鏡架的選擇,都會花時間跟你討論。 因為我一直相信, 眼鏡不是商品,是一個人每天要戴在臉上的「生活選擇」。

▋我們專門販賣的,是人情味 我不會叫你馬上來, 也從來不喜歡用促銷來換來客戶。 我相信一件事:願意來的人,自然會找到我們。 這篇文章,是我第一次在部落格裡清楚寫下: 我是一位驗光師, 我的店在三峽, 我們的名字叫做——自己的眼鏡。 如果哪一天,你也想找一副「看得清、戴得舒服、覺得是自己的」眼鏡, 那就來吧。 不趕時間的那種,最好。 我是目鏡大叔, 在三峽的生活中,靜靜等你來。

#三峽眼鏡 #自己的眼鏡 #人情味商店 #驗光故事 #三峽北大特區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