∣視力保健∣你以為只是乾眼?其實是你每天吃下肚的塑膠在發作

乾眼只是表面傷害,真正危機是你每天吃下肚的塑膠

乾眼只是表面傷害,真正危機是你每天吃下肚的塑膠

驗光師觀察 × 微塑膠研究 × 日常排塑行動一次看懂

微塑膠,早就不只在海裡,而是進入我們的眼睛

某天下午,一位熟客回到門市。

她是長期戴隱形眼鏡的上班族,今天戴著質感很好的金屬框,眼睛紅紅的、不斷眨眼,一邊揉著眼角,臉上露出有點無奈的神情。

「大叔,我最近眼睛真的很乾、很刺,連假日都沒戴鏡片還是不太舒服。」

我請她坐下後檢查,發現她角膜邊緣泛紅、淚膜破裂時間短,顯示眼睛表面長期處於疲勞與刺激之中。我知道,她的眼睛正在承受著一些不該存在的東西

這些東西,就是微塑膠。

不是只有乾眼,而是塑膠發炎

我們以為乾眼症是用眼過度、水分不足,但最新研究顯示,微塑膠才是真正潛在的慢性刺激源。

  • 誘發發炎反應:刺激眼部組織釋放 IL-1、IL-6 等發炎因子
  • 細胞毒性與凋亡:塑膠粒子會干擾角膜細胞修復,甚至導致死亡
  • 淚液不穩定:造成淚膜破裂時間變短,症狀惡化
  • 可能深入眼內:進入玻璃體、影響眼內透明度,甚至影響眼壓與視神經

你以為只是乾眼,其實是眼睛在抵抗塑膠微粒入侵

更可怕的是:塑膠不只進眼睛,還可能進入腦袋

研究發現,微塑膠不僅卡在眼睛或腸胃道,它們甚至可以穿越血管壁、進入大腦與重要器官:

  • 失智症患者腦部中的微塑膠濃度高於常人
  • 現代人每週平均攝入約 5 克 微塑膠,相當於一張信用卡
  • 這些微塑膠無法被消化分解,只能長期累積於體內

從眼睛、腸胃、血液到大腦,微塑膠如同看不見的異物特工,悄悄傷害我們的健康。

有解方嗎?有的。答案就在我們的腸道裡

有些益生菌被證實可幫助體內排除微塑膠,特別是以下兩種:

  • 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 DT66(副乾酪乳桿菌)
  • 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DT88(植物乳桿菌)

這些菌能吸附微塑膠,讓它們聚集後排出體外,並減少腸道發炎。

對我們來說,這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:不再只是被動受害,而是透過飲食主動排塑

🔬 延伸閱讀:PubMed 論文

根據一項發表於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的最新研究(PMID: 39867494),研究人員分析了多株乳酸菌對微塑膠的吸附與代謝潛力,發現 DT66 和 DT88 能有效提升排塑效率、降低腸道發炎,提供了實際應用的可行性。

如何讓身體成為塑膠終結者?

以下是幾個你可以馬上開始的排塑行動:

  • 補充含 DT66 / DT88 的益生菌(查看成分標示)
  • 常吃發酵食物:泡菜、優格、味噌、納豆、克菲爾
  • 搭配高纖維飲食,促進腸道排毒
  • 多喝水,每天至少 2000ml
  • 減少使用塑膠杯、吸管、微波塑膠容器

眼睛保護方面:

  • 隱形眼鏡每日配戴不超過 8 小時
  • 選擇無防腐劑的人工淚液
  • 每週至少兩天戴鏡框眼鏡
  • 居家使用空氣清淨機

眼睛是入口,也是出口。你能選擇讓它更乾淨

那位女生幾週後回來時,眼睛狀況大有改善,氣色也變好了。

「我現在都戴每日拋,開始吃泡菜和益生菌了,感覺真的有差耶~」她笑著說。

我也笑了。不是因為泡菜有多神,而是她從被動接受污染,變成主動照顧身體。

你不是只能被迫吞下這個時代的污染, 你可以選擇清理、保護,讓身體重拾乾淨。

我是目鏡大叔,
眼睛的保護,從少戴隱形眼片配戴的時間開始,也從那一口優格、一碗泡菜開始。

#乾眼症 #微塑膠危機 #益生菌排塑

張貼留言

0 留言